“我們必須有所擔當,打破壟斷,把中國人的‘健康盾牌’牢牢握在中國人手上。”5月31日上午,武漢大安制藥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、董事長黃嶺剛剛結束一場電話會議,水都沒來得及喝,一提到由公司自主研發(fā)的產品,他脫口而出。
據了解,由黃嶺主持開發(fā)的產品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(商標名:安撫)”是一種用于術后及癌癥病人的靶向鎮(zhèn)痛藥物,該產品打破了日本技術產品的全球壟斷,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品空白,是《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》收載的首個國產納米注射劑,而這一產品的誕生,足足用了十年。
公交車成了他的“食堂”
2007年,黃嶺從武漢大學畢業(yè)來到初創(chuàng)期武漢大安制藥有限公司從事新藥研發(fā)工作。當時的大安,年銷售收入僅不到二千萬元,總人數不到一百人,企業(yè)研發(fā)經費緊張,人才缺乏。
“我知道按照常規(guī)選擇去大企業(yè)或者科研院所可能會輕松很多,但我想有自己不一樣的選擇。”黃嶺很清楚,研發(fā)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很難。
一進公司,黃嶺就被委以重任。2007年年底,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”研制項目立項,黃嶺成為項目負責人。當時國內對于這類納米注射劑大家了解都非常少,產業(yè)化只有外企或合資企業(yè)在做,由于項目風險非常大,公司初期提供的啟動資金非常有限,實驗室都只能找高校借。就這樣,黃嶺不斷在武大和華科的實驗室之間反復“借”,每周往返于珞珈山、喻家山與金銀湖之間,在那個沒有地鐵的年代,黃嶺和同事們每天往返,為節(jié)省時間,公交車成了他的“食堂”。
親手改造生產線
“這件事很難,難在哪里,其實不是藥物本身,而是產業(yè)化的過程。國內沒有生產這種藥物現成的儀器設備和生產線,甚至供應商都無法理解我描述的儀器設備究竟是什么樣的?!泵鎸@樣一種“全空白”的處境,黃嶺只能帶著同事們一起“上手”,他們自己設計生產線并購置儀器設備,然后在無數次的實驗失敗中,不斷親手改造生產線,甚至親手打磨管線設備。
“一步錯,重頭來”的產業(yè)化特殊性,使得他們的研究如履薄冰,也正是這種謹慎推動了研發(fā)的突破。2013年9月,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”拿到了國家藥監(jiān)局的臨床批件,進入臨床試驗階段。
兩年的臨床試驗,在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,黃嶺再遇難題。2015年7月22日,行業(yè)內爆發(fā)“臨床核查風暴”,針對新藥研發(fā)及臨床試驗進行全方位的數據核查,公司在反復思考之后,于當年11月7日撤回了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”注冊申請。
“對這些時間節(jié)點的記憶猶新,是因為那段時間的度日如年,離產品成功真的只有一步之遙了?!秉S嶺不甘心,在撤回多家機構的臨床試驗合作后,他一個人扛下巨大壓力,說服公司重新尋找機構進行合作,這一次,黃嶺去了北京,十幾家機構,他一家一家拜訪。他的堅持,讓這最后一步終于邁了出去。
為國家醫(yī)保支出節(jié)約10多億元
2018年3月,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”終于拿到了國家藥監(jiān)局的藥品注冊批件,產品上市了!而今年,這一產品的銷售額預計將達4個億。
十年來,黃嶺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,終于攻克這一世界前沿技術,打破國外技術壟斷。據了解,該日本技術產品自2004年上市以來,壟斷國內市場十多年,年銷售額近20億元。而大安制藥的產品上市后,進口藥品銷售價格降低近70%,每年可為國家醫(yī)保支出節(jié)約10多億元,產品一上市就成為國家醫(yī)保首批集中采購的25個品種之一。
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(fā)展,大安制藥先后被評為“國家示范企業(yè)院士專家工作站”“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”“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獎”“湖北省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(yè)”“武漢市技術創(chuàng)新示范企業(yè)”“武漢市創(chuàng)新百強企業(yè)”“武漢市制造業(yè)百強企業(yè)”等。
不忘初心,長期堅守,黃嶺先后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(chuàng)制專項、國家火炬計劃、國家創(chuàng)新基金等國家省市級科技及產業(yè)化項目多項,個人先后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三等獎1項,榮獲武漢市黃鶴英才、武漢市勞動模范等榮譽,并有十多項國際國內專利獲得授權。
“不忘初心,選擇做藥就為百姓健康;2005年入黨以后,我心里涌動的是使命感。不讓進口藥控制國家和同胞的健康命運,更是作為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,是科研人員的心之所向?!秉S嶺說。
文/記者肖梓熠 圖/記者晏君 通訊員熊璨 馮向陽